气象因子与林火
林火气象因子是形成林火气象规律的关键要素。气象因子种类繁多,现仅就林火密切相关的几个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简要介绍。
1、气温
气温的高低是随太阳辐射对地球表面的强弱而改变的。太阳辐射是指地球接受来自太阳的电磁波能量,主要是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通常气温是用来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
量,是指距离地面1.5m高处的空气温度。气温常用摄氏度表示(℃)。每天气温以日出前,午后两点左右为。温度直接影响相对湿度的变化,日气温往往是某一地区着火与否的主要指标。气温升高能加速可燃物的干燥,使可燃物达到燃点的所需热量大大减少。
1、空气
湿度空气湿度是用来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或表示空气干湿程度的物理量。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空气中水汽压之比称为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主要决定于气温。气温,相对湿度就减少;气温下降,相对湿度就增大。因此相对湿度的日变化有一个值,即出现在清晨;有一个值,即出现在午后。通常林区处在高火险天气时,相对湿度小于30﹪以下。
2、降水
从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体或固态水的滴粒称为降水。降水直接影响可燃物含水量,特别是死可燃物。据调查,月降水量超过100㎜时,一般不发生火灾,即使发生也会降低火势或使火熄灭。
3、风
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称为风。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动的距离。风是影响林火蔓延和发展的的因子。风不仅能加速可燃物水分蒸发而干燥,补充火场的氧气,同时增加火线前方的热量,使火烧的更旺,蔓延得更快。在连旱高温的天气条件下,风是决定发生森林大火的的因子。
引起水土流失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据测算,每公顷林地比无林地能多蓄水30立方米。三千公顷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因此,森林有“绿色水库”之美称。此外,森林树木的枝叶及林床(地被物层)的机械作用,大大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击力;林地表面海绵状的枯枝落叶层不仅具有雨水冲击作用,而且能大量吸收水分;加之,森林庞大的根系对土壤的固定作用,使得林地很少发生水土流失现象。然而,当森林火灾过后,森林的这种功能会显著减弱,严重时甚至会消失。因此,严重的森林火灾不仅能引起水土流失,还会引起山洪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009年2月12日12时30分左右,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高砂镇端溪村突发森林火灾,由于风大火势迅速蔓延,山火已经蔓延七个村庄,烧毁山林二千余亩。福建省正组织各种力量全力扑救火灾,已转移群众八百余人,有关部门尚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
2009年2月11日16时,湖南长沙县金井镇新沙村新屋组村民因烧田埂引发的森林火灾,经当地干部群众500余人奋力扑救,到12日5时,火势得到完全控制,过火面积约12公顷。金井镇政府综合治理办公室副主任汤杨在组织其他人员撤离时被大火包围,不幸殉职。
希腊
2009年8月4日,加拿大科罗纳的森林大火自从09年8月21日希腊全境多处发生山林大火以来,过火面积超过1.5万公顷。截止25日,大火已逼近雅典北部郊区,火源距离雅典只有10公里,上万人撤离。此次大火是2007年以来希腊发生的规模森林火灾。希腊政府已经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加拿大
2009年8月4日,入夏以来,加拿大太平洋沿岸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饱受山火肆之苦,尤其是创纪录的高温和干燥的气候更是“火上浇油”,新的森林大火不断爆发。
澳大利亚
2009年维多利亚森林大火(又名“黑色星期六大火”)是2009年2月初,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发生的大型山火。造成了173人,1万多人无家可归。大面积的农田和森林被摧毁。这是澳大利亚历惨重的一次森林大火。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有部分山火的起因是人为纵火。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太阳能语音宣传杆厂家的澳盾于2025/4/28 8:17:51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guangzhou.mf1288.com/aodun88-2858411845.html
下一条:纯碱出口在线咨询「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