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益国典60生茶:
它精选勐海古茶园大树原料,并经6年光阴自然陈化而成。国典60每套为一生一熟两款普洱饼茶,每饼重量1公斤,经过精心的产品设计制作,无论内质外形都已臻于,成为不可多得的珍藏与馈赠之选。作为大益茶“六年陈”产品,其原料珍贵稀少,故该茶限量发行千余套,集中于广州茶博会上进行推广;
2、大益“天人八部”·千古梅芳(熟茶):
以勐海茶区大叶种乔木茶原料为主,经传统工艺发酵,发酵程度偏轻,芽叶肥壮匀整,金毫显著,褐红油润,汤色红浓透亮;滋味浓厚,富有层次感;口感饱满浓酽;陈香初显,纯正优雅。传世兰韵(生茶)精选云南大叶种乔木原料拼配而成,饼形厚实、周正,条索粗壮,色泽黄绿,显白毫。汤色金黄透亮;滋味浓醇,口感柔美协调,回甘快而持久,茶叶内含物丰富,经久耐泡;花蜜香纯正高扬,叶底黄绿肥壮,富有弹性;
3、大益2012年70周年纪念茶黄金岁月金瓜7公斤典藏品:
精选勐海地区核心古茶山的大树茶为原料。形似南瓜,饱满圆润,厚重大器;芽叶肥壮,条索舒展;色泽墨绿油润,白毫中透出金黄,汤色橘黄透亮,富有粘稠感,滋味浓厚饱满,口感丰富协调富有层次感,回甘生津快而持久,陈香馥郁,高雅持久;
4、大益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百年珍藏纪念茶:
百年珍藏”校庆纪念茶,是大益茶业集团为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精心打造、量身定制的一款精品普洱生茶。其精选古茶山的大树茶为原料,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造就了其绿色生态、内含物丰富的特点,历经四年时光自然陈化,品质。
5、大益2011年高山揽月青砖:
精选普洱茶原产地澜沧江流域勐库地区大树茶为原料;精心萃取自然生态的勐海高山古生茶园陈年茶菁,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拼配而成,汤色橘黄透亮,滋味醇厚干爽、回甘持久清香。
经典传奇茶是现代普洱茶市场一路发展过来,茶人茶商们对经典老茶地位的肯定,而传奇茶也是市场发展的见证。那个时期的老茶处于刚出厂的“新茶”“中期茶”,大环境经济也没有发展,随着近十几年经济的发展以及时间对这些茶的发酵,就成为了现在的经典。当年勐海茶厂的处境举步维家,茶叶在那时候也不过是廉价的农产品,没有一定的市场规模,没有人想过会有如今的繁华发展,更想不到会有“天价茶叶”。对于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现状,老员工当然是全部留任,可惜大家并不看好这家企业的前景,纷纷溜之大吉,留下来没几个人,员工缺失,岗位空置,不得不重新招人,并着手尽快恢复生产。大益改制期间的这些,你都知道吗?!更多细节可点击了解。
“创新”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指导方向,创新就是进步,没有进步那就等于退步,只能被时代淘汰。在那一个计划经济时代,勐海茶厂改制不仅仅是一个改为公私合营的举措,更重要的是一个新的元素动力注入普洱茶市场,新的产品该怎么去打造?旧的产品该怎么去发扬?这都是新力量新元素去思考改变的。
新的力量新的动力,传奇经典茶成就与经济时代,成名于现下市场,更是现在投资收藏市场的产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现在繁华的普洱茶市场,这些“传奇茶”是不可能成为“天价茶”,它们的结果会和当年一样廉价得像个烫手山芋,出手不了也喝不完。大益近年来的发展亮点:
回顾历史,2004年前后普洱茶市场开始变革,勐海茶厂改革是典型的之一,想来也是改革成功的,但是也离不开非大益茶商的努力。
大环境的发展带动普洱茶市场发展,也带动大量的消费者成为收藏者,而近年来投资普洱茶也让普洱茶更多一条发展的道路。从2004年的改革再加上各个方面的发展进步,造就了现在的普洱茶市场。
普洱茶价格涨声雷动的今天,不禁令人想起2007年那一场“惨剧”,普洱圈,是否又一次步入了“亚健康”?
解析:幕后推涨者谁?
虽然已进入3月,但普洱茶的马年茶季才刚开始,目前茶区茶树仅有小树、台地茶陆续开始采摘,古树茶不是没有而是太少,目前能采的古树茶鲜叶根本不足以加工出毛茶,也不能构成报价依据,仅仅是茶样、预订等状态。所以坊间传闻的“毛茶价格”并不足为信。
与此同时,有业内人士向笔者透露,东莞已有不少茶商跃跃欲试,从2013年年底广东茶博会开始,陆陆续续放出存放不超过十年的“老茶”。虽贵为“老茶”,价格却还抵不上年头新春的老班章价高,这一鲜明对比,也不得不迫使一些茶友开始理性看待“古树茶”。
据估计,2003~2013十年间普洱茶成品总产量超过50万吨,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各地中游茶商、投机投资商库存的旧茶超过20万吨,其中大部分存茶是获利、暴利状态。
业内人士称,此举无疑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是为了搭上这普洱高走的“顺风车”,低买高卖;另一方面,则是在打压现今普洱原料的,为以后他们能够用“少的钱存好的茶”打下根基。无论用意哪般,毕竟是为茶友们多提供了一种选择。
点击查看原图
茶学系科班出身的茶人和茶趣当家人郜鸿亮认为,“对于像冰岛这样的珍稀古树茶,今年的价格肯定会上涨,但幅度不会超过2013年的翻番涨幅,40%左右或将属于一个合理范围。关于市场上传闻的那些令人咋舌的,则仅属个别“发烧友”的少数现象。
大益老茶数量少,价格高,流通性欠缺。老茶价值在,导致价格下不来,炒家们的货却又转不了手。近日新茶暴涨,老茶的价值提升空间不大,处于高位横盘阶段。但是货不出手,钱不到手。这是炒家们不愿看到的事实。近老茶也出现了新拐点,价格有所回落,利用新茶爆涨,老茶流通性稍微好转,尽快把货出了钱到手了才是赚到了。
老茶出现的新拐点也打击着新茶的流通渠道。如此一来,大益禁止新货流向广州芳村就是怕价格爆炒,新茶变成了炒家们的赚钱。但是大益的举措又是否符合我所提出的这一想法呢?有待时间来验证。
大益不准新货过猛,是想留些空间给中期茶发挥?大益中期茶数量庞大,自07年涨到高点后崩盘,然后一直回落。观察大益报价,可以发现中期茶到如今整装待发,让大家都看不到其上涨的势头时先保持姿势,蓄势待发。在这里稳赚一笔。大益集团向芳村发难,困住大益新茶流向芳村市场的时间无疑是促成中期茶投资市场火爆起来这一目的?
茶是用来喝的,若是大益放任炒家们随意,终究自己的利益和名誉都会遭受损失。大益茶质量有保证才得到如此多的茶客青睐和信任。大益好应该也还茶客们一个公道,让大家都可以喝得上茶。大益发布禁止新货上市一个月内流向广州市场,不知是否能兼顾到炒家和茶客的利益,但至少他做出了这个动作,要挽回自己的“尊严”。
品牌与市场的博弈,从来都不乏精彩,2014大益能否自救?
本人在普洱茶收藏这一块还是不生不熟的学徒,自2006年藏茶以来不断的跟级别的各色人等学习茶道精髓。虽然对整个行业有所了解,但坦白讲还未能达到自己理想的境界。我现在表达我的观点纯属个人观点,不得作为读者的投资依据,希望我的经历和思考能够对大家有些帮助,希望我的愚见能够抛砖引玉,恳求大家批评指正。本人将竭力和爱好普洱茶的朋友一起不断的探索普洱的真谛,在谈茶论道的同时也能顺便赚点银子。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福今普洱茶回收公司的大好益茶业于2025/2/25 7:19:40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guangzhou.mf1288.com/dahaoyi-2843744015.html